在手包的發(fā)展歷史上,不得不提到的名字包括:拿破侖的約瑟芬皇后和 Van Cleef & Arpels 。
曾經有人說:如果你不熱愛手包,你就是不熱愛生活本身。這當然夸大了手包的江湖地位,不過話說回來,現(xiàn)在手里揣著一個小包出門的人已經越來越多了。
這“哪兒都有”的手包其實是從晚裝手包發(fā)展而來。自 1920 年代伊始,當好萊塢明星和社交名媛拿著定制手包出席特殊場合時,手包就逐漸成了晚裝標配之一。
“沒有人想要在展示妙曼身姿時還去在意包的存在。更何況,一個不合時宜的包會破壞整身裙裝設計。”紐約時裝學院配飾設計系教授 Ellen Goldstein-Lynch 說。
梅姨 Meryl Streep 的造型師 Micaela Erlanger 則說:“手包主要是用來修飾整體造型,但不能太搶風頭,就像珠寶一樣。”
手包是從晚裝手包發(fā)展而來,那么晚裝手包又從何而來?
實際上,晚裝手包起源與維多利亞時期的小手提袋,通常情況下,女人們會裝手帕和鼻鹽。拿破侖的妻子,約瑟芬皇后就偏愛小手提袋,她帶動了這種包型在宮廷的流行,后來這種這種小手提袋又流入鄉(xiāng)間。
不過,在維多利亞時期風靡之后,小手袋“失寵”了一段時間。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后,它又卷土重來,還順利發(fā)展成了上流社會女人們出入晚宴時的必備品。當時的晚裝手包主要用有機玻璃,酚醛樹脂,絲綢、或者錦緞來制成。
▲世界上最古老的手包
▲19世紀的手包
▲17 世紀到 18 世紀,賭場專用手包
要知道,在13、14 世紀,女士們也有晚裝包,不過都是從一些繁復的壁掛上找的零件,然后輔之以刺繡和宗教祭祀服裝上的小飾物來制成。從這些線索里面,可以讀出的信息還有,這些包都是女士們手工制作。
不過,手拿包并沒有一直都很小。
因為女人們往手包里塞的物件似乎暫時性變多,比如扇子,香水,還有名片。在伊麗莎白女王攝政時期,大約是15、16 世紀間,晚裝包發(fā)展出了用鉤花編制成成串的葡萄或者青蛙的形狀。
但是這股風潮并沒有持續(xù)很久,更優(yōu)雅的晚裝手包又出現(xiàn)了。
后來的 17 世紀到 18 世紀,一種新的紙牌游戲讓歐洲人入了迷,不論階層和年紀,所有人都在癡迷這種帶有賭博性質的小游戲。女士們的手拿包里面又多了一樣東西,就是籌碼。這也催生了手包的另一種變種,一種專門用來去賭場賭博時顯得瀟灑又還要優(yōu)雅的手包。
在 19 世紀,手包的意味逐步有了一些現(xiàn)代意義——不僅是用來裝東西,也用來炫耀。
當時,手拿包不僅用來裝東西的功能性物件,也可以用來展示女士審美和針線技術。也是在這個時期,女人真正開始將包視作一種和服飾搭配的配飾,此外,她們也將“場合”引入對手包考慮,需要掂量是去參加宴會還是去購物需要。在由鐵路修建而帶來的新的生活方式里,這些手包的樣式被傳承下來,并且一直堅持手工制作——涂繪和縫制使用者名字的手寫字母。
到了 1930 年左右大蕭條時期,你可以看到經濟危機對于手拿包的影響。許多人都翻出了他們的舊貨,重新進行加工再來使用。
▲19世紀20年代的晚裝手包設計
▲19世紀30年代的晚裝手包設計
不過 1930 年前后在手包發(fā)展史上是一個重要的年代。至少,晚裝手包得了另外一個名字 Minaudière (法語:化妝品小盒)。
這與法國的珠寶腕表品牌 Van Cleef & Arpels 有關。1930 年,Van Cleef & Arpels 設計了自己的“化妝品小盒”。當時這款設計的靈感得益于美國社交名媛,熱愛贊助藝術的 Florence Gould 。據(jù)說,F(xiàn)lorence Gould 特別喜歡把自己的隨聲物品裝在一個特制的香煙盒子里——重點聲明一下,是 Lucky Strike 的香煙盒。
當時,這種“化妝品小盒”一般會用金子和銀子做點綴,迅速成為影視明星和社會名流的心頭愛。
和Van Cleef & Arpels 在同時期競爭的品牌還有 Tiffany & Co., Cartier, Chaumet。它們都有各自設計的手拿包,只不過,現(xiàn)在不再涉足這個領域。后來,Bottega Veneta 做了革新,把金銀的點綴換成了皮質材料。
現(xiàn)在你在市面上看到的晚裝包都已在 20 世紀 30 年代左右就初具雛形。
當然,我們在看手包的發(fā)展史也以整個包的發(fā)展史作為背景。我們曾經寫過男士包的歷史里面也提到過,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后,因戰(zhàn)爭影響,市面上所有包的設計都帶有部隊的一些痕跡,更大,也更實用,手拿包也稍微變大了一點。
另一個現(xiàn)實的情況是,銅和皮革這些原材料短缺。晚裝手拿包的制作商就開始用塑料、木頭以及聚酯纖維來代替這些短缺物資。
這時誕生了一款現(xiàn)在依然暢銷的經典款式。1947 年,Gucci 的手工藝人將竹子加熱后用來做手包的零件。這款手包迅速走紅,就算到了戰(zhàn)爭結束后的 1950 年后,這款竹節(jié)包依然暢銷。
時間走到了 1950 年代,著名的 New look 造型盛行的年代。戰(zhàn)后,諸如合成纖維、 酒椰纖維、人造珍珠等這些新材料被用到了手包的制作中。這也是旅行的黃金時代,好萊塢巨星們開始成天旅行。手包的設計更精細,并且也開始投入批量生產。第一批設計師手包還有不同的型號,當時, Chanel 就是布料來制作手包,不過很快又將布料換成了皮革。
而 1960 年代,年輕式樣的手包變得更流行,比如那種又長又窄的手包。而后來的1970 年代屬于聲勢浩大的女權主義運動和迷幻搖滾的年代。然后著名的手包女王 Judith Leiber,她的鐵質手包“Chatelaine”名聲大噪,使用水晶裝飾宴會包的設計靈感也被傳為佳話?,F(xiàn)在,這個品牌仍然以設計高級定制手袋而聞名,還是好幾位美國第一夫人愛用的品牌。
▲19世紀50年代的晚裝包設計
▲19世紀60年代的晚裝包設計
▲Gucci 的竹節(jié)包
▲Judith Leiber 1970年代的設計
▲1978年, Judith Leiber 用金屬,玻璃,絲綢做的晚裝包
▲Judith Leiber 又一個經典設計
在女人們穿高跟鞋和迷你裙的 80 年代,手包變得更閃閃發(fā)光,Logo 也變得更醒目。
關于手包的革新,不得不提到 Fendi 。到了1997 年,F(xiàn)endi 推出了一款經典手包,這款被設計來夾在腋下,形狀有點像一塊法國面包。這款包型已經推出經久不衰。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這些手包,似乎每個人都能找到他們自己喜歡的款型,Hermes 有 H 標志的包, Chanel 有兩個C 的包。
現(xiàn)在,手包仍然屬于配飾領域一個小的領域。因為做工和原材料受限制,大多數(shù)手包設計師都將他們的設計往藝術上發(fā)展。
Nathalie Trad 設計手拿包要至少需耗時 2 周 ,而價格通常在 1000 至 1500 歐元左右。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有專業(yè)的師傅負責,去菲律賓沙灘上撿合適的貝殼、撿來后因為無法使用工業(yè)化機械流程,全靠人工切割,所以每次成品都有所不同。
而 Kristine Johannes 做的手拿包價格大約是在 990 美元到 3000 美元之間。“每一個手拿包大約是 80 片原材料組合而成,就像是互相交錯的拼板玩具。”現(xiàn)在在和一家意大利工廠合作的 Kristine Johannes 說,“手拿包是一個耗時的工藝,這是一種值得人尊敬的手工藝形式。”
▲Alexander McQueen 的晚裝手包
▲1990 年代,Chanel 的晚裝包
▲《欲望都市》里,F(xiàn)endi 的手包
J.Crew 和 Alexander McQueen 也時不時在制作手拿包。但真正讓手拿包設計師出眾的點在于他們只專注于這一種設計,有時候一年只出 4 款新的樣式。
“我對這個市場很看好。過去,我就覺得沒有太多人將晚裝手拿包作為一個產品門類來看待。除了 Judith Leiber 這個品牌,其他所有后起之秀都像是事后諸葛亮。” Edie Parker 的創(chuàng)始人 Brett Heyman 說。之前,她為 Gucci 和 Dolce & Gabbana 做了多年公關工作。
現(xiàn)在,手拿包占據(jù)了配飾的一小部分市場,也從晚裝領域融入到了日常的時尚。就跟許多時尚物件的走紅路線一樣,都是從上至下地流行——最初是約瑟夫皇后心頭愛,社會名流或者電影明星也在晚宴上使用。
可能最初女人們在手包里是放口紅,化妝鏡,梳子,一把鑰匙。但現(xiàn)在看來,這種體積小巧又顯得優(yōu)雅的包仍然在新時代恰到好處,比如,裝一個智能手機。